国家发改委在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巡视员哈增友在回答记者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就业的信心来自于哪些”时表示,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危机,保障就业稳定。哈增友表示,信心和底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把舵定向,这是首要的信心来源。二是有各级各部门的担当作为、辛勤工作。三是我们有广大的企业和劳动者创业创新、奋力拼搏。这三点就是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以下为实录: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就业的信心来自于哪些,有哪些具体举措。
哈增友:刚才这位记者的问题也一样,各位肯定也非常关心。在这里我先用两句话给你答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第一个是有信心、有底气。第二个是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危机,保障就业稳定。
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把舵定向,这是首要的信心来源。二是有各级各部门的担当作为、辛勤工作。三是我们有广大的企业和劳动者创业创新、奋力拼搏。这三点就是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我们讲有信心有能力也不是空话,主要是我们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成功经验。这么多年中国的经济一直是在应对风险挑战中走过来,就业也是一样。同时我们有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我国内需潜力大,应对就业冲击有空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用工的规模也是逐年持续上升。举个例子,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国家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162万人。到2017年,GDP每增长一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的人数是196万人,增加了34万人。从经济结构上来讲,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是82.7万亿,同比增长6.9%。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率只有9.1%,换句话说,经济的增量主要是通过扩内需来实现的。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只要我们灵活的应对,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加力加效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我们就有希望化解对就业的冲击。
二是劳动力需求旺,转岗就业有机会。从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12-2017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累计减少2300多万人,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这几年也一直保持在1以上。这就说明我国用工需求比较旺盛。同时第三产业年均新增就业人员基本维持在1500万人左右,而且近年来家政、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很快,其就业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