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惠州京师小学探讨学生健康成长良策

——全球胜任力(学生素养包容性评价)校长论坛侧记

5月21日至22日,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基于全球胜任力的学生素养包容性评价改革校长论坛”在惠州市惠城区京师实验小学盛大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柳夕浪作主题演讲,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凡用致欢迎词,广东国际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周子云、秘书长郭东淦主持论坛。

“现阶段的学生素养评价,总是把复杂对象简单量化,评价指标政出多门、反复无常,许多评价甚至与名利挂钩,导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泛滥!”柳夕浪的演讲,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针对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实事求是地分析现阶段教育评价的现象,把论坛推向了一个高潮。柳夕浪建议改革分类评价体系,建立有选择的标准,将发展性评价和选择性评价区别开来,推动外部评价与校本评价的良性互动,条件成熟时,引进中介专业机构参与测评。九十分钟的学术报告,掷地有声,既高亢激昂,又风趣幽默,会场笑声一片,掌声阵阵。

记者了解到,本次高规格的校长论坛活动之所以选择在惠州京师实验小学,除了惠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外,主要还是京师实验小学的科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工智能及艺术教育、编程教育和英语教学等有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学校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让社会称赞不已、家长好评如潮。会上,该校校长谢承志以《关于小学生素养包容性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包容性学生评价改革经验,对学校采取的HJDF多元评价方案、6类课程建设、口试和活动考核等实践心得进行了分享。

针对基础教育学校普遍重智育、轻德育,重”育分”、轻”育人”,重语数英主科教学、忽视学生个性需求的培养等等大环境,惠州京师小学的做法是,在课程设置改革方面,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实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生本课程个性化、德育课程精致化、活动课程系列化、家本课程精细化,积极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课程、面向特长学生的拓展型课程、面向特殊学生的特需型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型课程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德育课程。

“包容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僵化式、刻板式、一次性、片面性、判决性考试弊端,从鼓励、鞭策、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出发,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出发,探索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性多元化评价体系。”广东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创始人、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原局长、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刘晓明针对学生包容性评价的种种迹象进行了精辟解读,他说,包容性评价改革工作艰巨复杂,任重道远,这是一项蕴藏生机与创意挑战性的繁重任务,必将对学校的教与学和管理带来革命性变革。他呼吁,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务必登高望远,正确引领,敢于担当,牢记使命,统一思想,建立规则,形成制度,绘制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推进路线图,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小步快跑,摸索经验,稳步推广。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来自珠三角地区的李玲、范刚、周卫峰、梅霞和熊伟等五位知名校长,面对面地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学生评价方面的经验介绍,和风细雨地交流,雷电式的激烈争辩,观点与思想的头脑风暴,针对理论问题与实践纠偏,不落窠臼,自由碰撞,别具匠心,大胆假设,大胆命题,大胆设问,大胆诠释,大胆求证,让与会者受益良多,耳目一新。来自东莞市东城中海未来实验小学范刚校长提出的“促进学生发展务必集精确性评价与模糊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检测性评价与选拔性评价于一体”的多元评价观点,以及来自惠州大亚湾卓越实验学校李玲校长的“从鼓励、鞭策、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与学生健康成长”的量子管理考评体系,让与会者兴趣盎然,如饮甘露,真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本次活动在京师实验小学信息中心进行了现场直播,全国3000多所学校云上收听收看,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和相邻省市实验学校校长、教学骨干代表以及媒体记者200余人出席现场活动。(图文/范杰 温军营 徐松林)

关于作者: 新闻中心

为您推荐